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系统发力、集中攻坚的关键阶段,我们将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真正把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六个精准”落到实处,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就我市精准扶贫工作,记者采访了出席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的部分代表。
市人大代表、沈丘县委书记皇甫立新:
统筹协作 合力攻坚 确保如期脱贫摘帽
我们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围绕户脱贫、村出列、县退出工作目标,深入推进脱贫攻坚问题持续整改月、万名党员干部大宣传大走访大整改活动,动员全体干部力量下沉、全员帮扶,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住房保障、社会救助等扶贫政策得到落实,农村道路、村室广场、水利电力、电视宽带等基础保障支撑坚实,确保了脱贫攻坚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2017年,全县共脱贫8912户34060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89%,44个未脱贫村全部脱贫出列,贫困县退出通过了县级自评、第三方评估、市级初审、省级核查,已上报国务院扶贫办。去年7月份,全省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核查评估中,我县排名居全省131个县市第一名。目前沈丘县已通过了省级核查和公示,今年5月份将接受国家验收。
完成脱贫摘帽任务,是我县给市委、市政府和全县百万人民立下的军令状。我们将继续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脱贫摘帽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去抓,始终把工作重心放在脱贫攻坚上,摆在最重要的位置,统筹协作,合力攻坚,把脱贫攻坚的过程变成产业下乡、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过程,变成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变成夯实农村基础设施、补齐发展短板的过程,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脱贫实效,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摘帽任务。
市人大代表、淮阳县委书记马明超:
尽锐出战 精准施策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淮阳县今年要完成脱贫摘帽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时间紧、任务重。今年我们把脱贫攻坚作为全县的头等大事,放在县“六大攻坚战”之首,全面动员、全民参与,尽锐出战、精准施策,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合力攻坚、背水一战,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去年底,我们在对全县145个贫困村派驻驻村工作队的基础上,又整合全县干部力量,对剩余的322个非贫困村全部派驻了驻村工作队。在去年底大雪天我们动员千名驻村干部开展的大走访送温暖活动中,发放慰问品价值1200余万元,帮助群众解决了大批困难和问题。今年我们将从改善贫困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入手,加大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文化广场、环境整治、村室阵地、宽带网络、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目前,我们已经整合扶贫资金6.53亿元,全年争取整合资金达到16亿元,统筹兼顾贫困村与非贫困村,使全县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有一个大的突破和提升。淮阳县已经召开非公经济人士和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动员会。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宣传引导,积极传播正能量,树立积极健康的扶贫观和脱贫观,凝聚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市人大代表、扶沟县长张颖波:
强化“三位一体”格局 凝聚脱贫攻坚合力
2017年, 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扶沟县11188人实现稳定脱贫,特别是金融扶贫、技能培训助力脱贫、易小康电商精准扶贫等做法先后被推广。
2018年,扶沟县将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决实现年底脱贫摘帽。依托“种、养、加”优势产业,持续加大扶贫基地建设力度,实现产业扶持政策对贫困户全覆盖。加快实施扶贫基地巩固提升工程,进一步增强扶贫基地的带贫能力和示范引领作用,确保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抓好扶贫车间的产业和贫困户无缝对接,吸纳更多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加强光伏电站管护工作,不断提高运行质量和带贫效益,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继续实施交通脱贫工程,实现贫困村通村硬化路全覆盖。扎实开展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全面解决贫困村浇地难、排水难等突出问题。积极推进“六改一增”提升工程,全面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统筹推进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脱贫攻坚不留死角。坚持因村因户因贫施策,精准落实健康、就业、教育、金融等扶贫措施,加强农村低保与扶贫政策的有效衔接,真正把“五个一批”“三个五”和“六个精准”落到实处。坚持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采取宣传引导、技能培训、典型引路等措施,进一步激发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强化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确保实现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90%以上的贫困村退出、全县脱贫摘帽。
市人大代表、太康县舒兰家庭农场场长杜俊玲:
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凝聚脱贫攻坚力量
太康县舒兰家庭农场在太康县城郊、高朗、朱口、老冢等地承包托管土地15000亩规划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品种展示园、新技术示范园、休闲农业采摘观光园、小麦绿色粮食高产创建区、特色作物种植区、种养循环农业示范区等。太康县舒兰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包含草莓种植大棚200座,食用菌栽培棚60座,带动加工企业20余家、18个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同时帮扶303户贫困户脱贫。2017年,舒兰家庭农场被评为“全国返乡创业脱贫示范基地”“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河南省脱贫攻坚优秀项目”。
2018年,太康县舒兰家庭农场将进一步做大做强粮食高产项目,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带动更多贫困群众走脱贫致富之路。同时,建议党委、政府加强政策统筹整合,加大支持力度,精心扶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深入推进供给侧改革,发挥农业优势,推进农业、旅游、体育、文化深度融合,打造“旅游 生态 文化”的新型发展模式,带动乡镇农业产业发展,发展更多扶贫攻坚项目和模式,带动更多群众脱贫致富。(记者 王泉林 韦伟 侯俊玉 谢永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