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霸
来源: 周口日报 时间: 2025-10-09 08:44:59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黄霸(?—前51),字次公,西汉阳夏(今太康县)人。历任阳夏游徼(乡官,掌一乡的巡察缉捕)、侍郎谒者,左冯翊属下卒史,宣帝时任丞相。

  黄霸性温良、谦虚,识闻博广,理事以法律为准,治民以教化为先,在当时官吏中政绩最为突出。《汉书·循吏传》中曾有“自汉兴,言治民吏,以霸为首”的记载。黄霸奉职守法,持政宽和。任左冯翊属下卒史时,管一郡钱粮,账目清正无私,经上司考察,补为河东均输长,后升迁河南太守丞。宣帝即位后,得知黄霸执法公平,召他任廷尉正。他多次明断疑案,深受众人好评,授任丞相长史。后因夏侯胜非议诏书,他附和不劾报,被廷尉查办下狱,三年获释。夏侯胜复出后任谏大夫,让左冯翊宋畸荐举黄霸为贤良,宋畸也不断向宣帝推荐,宣帝遂升霸为扬州刺史。三年后又下诏书表彰,并提升霸为颍川太守。

  黄霸任颍川太守时,关心百姓疾苦。他让邮亭乡官养鸡喂猪,赡养鳏寡贫民;制定规章;布置各级下属官吏,深入民间;勉励百姓多做善事,谨防邪恶,勤于耕织,节俭财物,种树木,养牲畜等。他还经常到各地视察,了解下情,吏民都称颂黄霸英明。《汉书·循吏传》说:“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为此,皇帝又让他任京兆尹。后因征役修整驰道未事先行文上报等罪,连降品级,回任颍川太守。然而黄霸居官治理一如既往,前后八年,出现了“田者让畔,道不拾遗,养视鳏寡,赡助贫穷,狱或八年无重罪囚,吏民向于教化,兴于行谊”的大治局面,被宣帝赞扬为“贤人君子”、“国家栋梁”,赐爵关内侯,俸禄2000石。后聘为太子太傅,升任御史大夫。

  汉宣帝五凤三年(前55年),黄霸代丙吉为丞相,封建成侯,食邑600户,移居杜陵。甘露三年(前51年),黄霸病逝,谥号定侯。

责任编辑:高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