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刘猛
农村消费市场是观察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窗口之一。特色美食摆上餐桌,智能电器走进农家小院,线上购物成了潮流……持续扩大乡村消费规模,加速释放消费潜力,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又能增进民生福祉。
家住淮阳区刘振屯镇庄楼村的赵女士有一台用了3年的洗衣机,一直舍不得换。今年赶上消费品以旧换新“国补”政策,赵女士跟着女儿学会了网购,在淘宝、京东、抖音等平台上比价格、看评论、抢优惠券,选中了一台售价3000多元的洗衣机,按政策补贴后,加上商家促销优惠,最终支付了2000元左右。
“网购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现在我也经常在网上购物,以前担心收货不方便、售后没保障,现在都是7天无理由上门退换货,商家还会安排师傅上门安装。”赵女士说,如今,拿着一部手机坐在家里什么都能买,化妆品、衣服等都是在网上买的,比到集市上便利多了。
村民为啥能消费、愿消费?腰包鼓了,日子好了,消费理念更新了,同时“快递进村”给村民生活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庄楼村快递便民服务站负责人庄先生告诉记者:“以前取快递得跑老远到镇里,现在家门口就能拿快递,收货方便了,大伙儿都愿意网购。”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深化快递进村,加强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近年来,我市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不断健全,通过实施“快递进村”工程,进一步打开了乡村消费新空间,为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自从这个家门口的快递点建起来以后,出门三四分钟就能拿到快递包裹,挺方便的。你看看,这是我最近在手机上买的东西。”在郸城县秋渠乡前刘楼行政村电子商务服务站里,来取快递的村民杨女士向记者展示她的网购记录:水果、衣服、日用品等等。
一辆邮政快递送货车准时停在服务站门前。“每天都能拉一麻袋包裹。”服务站负责人刘先生说,这个服务站不光收寄包裹,还销售烟酒、副食、日用品等各类商品,同时为老年人提供代交话费、电费等服务。
据了解,2024年,我市改造提升9个县级综合物流园、161个乡镇物流综合服务站、4344个村级物流服务点,实现了乡镇快递公共配送站和村级快递公共服务点全覆盖,日益完善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方便了村民们的网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