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一年春光好,植树造林正当时。在全国第41个植树节来临之际,3月9日9时许,周口森林公园迎来了市啄木鸟志愿者服务工作委员会的100多名志愿者,他们披着春光,踏着清风,为城市绿化美化再添一份生机与活力。
手握铁锹,扶树、培土……初春的寒意已被植树的热情驱赶得荡然无存,参与植树活动的每个志愿者都精神抖擞、热情高涨,植树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他们中,有期盼孩子快乐成长的爸爸妈妈,有年年积极参加植树公益活动的年迈阿姨,还有长年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事业干部职工。在家长的带领下,小朋友们用稚嫩的小手扶着小树,为生态绿化献上一份稚嫩的爱心;大人们有的挥铁锹、提水桶,有的积极运苗、扶树,有的培土认真把关,共同呵护树木的成长。大伙儿三个一群、五个一组,栽下一棵棵绿色的小树苗,短短一个多小时,就栽种了200余棵树苗。
“阿姨,你看,这棵树是我和姥姥共同种的,一点都不累,我好开心!”指着树上由姥姥张咏梅亲手制作的爱心认养牌,5岁的王皓晨一脸骄傲与自豪。志愿者赵明礼说,利用周末时间,能为创建周口的美好环境和森林城市贡献绵薄之力,是一名普通市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参加植树活动,向广大市民宣传保护树木,宣扬植树造林的优良传统,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为我们能早日争创森林城市,贡献一份力量。”市啄木鸟志愿者服务工作委员会会长赵明说。
小小的认养牌,承载着爱和希望,挺拔的树木是他们心中绿色的回响!放眼望去,在周口森林公园这片5000亩的土地上,处处碧绿满眼,处处涌动着绿色的希望。据悉,近年来,我市着力做好以绿“荫”城大文章,不断加大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的建设力度。经过强力推进,如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21%,绿地率达35.8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62平方米,市民出门见绿、移步有景,让绿色空间成为生活中随处可见、精美点缀的目标已然实现。
寻觅着春天的气息,与孩子们一起,亲手种下陪伴孩子成长的绿色伙伴,并挂上认养牌,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会是一段非常有意义的亲子时光。
在植树活动中,热情参与的孩子们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周口森林公园处处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这里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女儿认真扶树,儿子挥锹培土,望着满头大汗的一对儿女,啄木鸟志愿者苑立冬满心欢喜。“平时俩孩子的学习功课都比较繁重,好不容易赶上这个机会,种棵亲子树,让孩子们体验劳动的乐趣,兼培养绿色环保的意识,太有意义了。”
“不累,不累!我今天的目标是跟爸爸姐姐一块儿,起码得种10棵树。”一口气连种了七八棵树,12岁的苑磊磊感到成就感爆棚,累得满脸通红也顾不上擦汗,透露着小男子汉的一股拼劲儿。“来时忘记给小树提前做(认养)牌了,没关系,我做个标记,以后一有时间我们就会来看它的!”
听说来种树,头天晚上,王皓晨就兴奋得睡不着觉了。第二天一早,平时酷爱睡懒觉的小家伙早早地就爬起来,跟着姥姥张咏梅来到公园。
用稚嫩且笨拙的小手,拿着自备的小铲,连挖带捧,在姥姥的帮助下,终于种下了第一棵小树苗,王皓晨带着一脸的骄傲和仪式感,郑重为小树挂上了爱心认养牌。
“你瞧,这孩子不满足,还非得要给才一岁多的弟弟也种上一棵才肯罢休。”张咏梅宠溺地“抱怨”。为了完成外孙的梦想,祖孙俩又投入到忙碌的劳动中去。
一双双宽厚、温暖的大手,手心里是多年劳作留下的老茧,手指和手背上,刻满着岁月的风霜。记者注意到,在啄木鸟志愿者这支植树大军中,有这样一群头发花白的老人,种树时,他们虽然话语不多,却显得格外专注而执着。
扶苗、挥锨、填土、夯实,一派忙碌景象。在整个植树过程中,这群老人齐心协力、分工协作、配合默契,三四人一组,动作标准规范,干活麻利干练,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不但种树速度快,他们还再三互相强调说,一定得确保小树苗的成活率。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一眨眼的工夫,一棵棵小树苗已经安了家,一片绿意盎然的景象,微风吹过,小树苗显得格外“亭亭玉立”。
“除了两个四五岁的孩子外,我们这支队伍年纪最大的70岁,最年轻的也有50岁了,跟年轻人相比,他们一点儿都不服老,种树这种事儿根本难不倒他们。你瞧,这才半个小时,我们就种了38棵树了!”轻松成为植树活动中的佼佼者,带领这支老年队的组长王银行感到无比自豪,“植树不但锻炼了身体,为城市增加了绿色,顺便为子孙后代造造福,这样有意义的活动,再多都不嫌多。”(记者 彭慧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