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实现高质量发展有了“清晰路径”
来源: 太康县 时间: 2021-09-10 09:45:49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9月9日上午,太康县委书记王毅在中国共产党太康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全县各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工作责任感,增强统筹协调意识,围绕现有优势,聚焦主导产业,聚焦高质量发展,加快全县经济的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加快城市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牢牢抓住做强做大产业这个关键,统筹抓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做强工业、做优农业、做大服务业,全面推动一二三产高质量发展,积极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要科学统筹,高点谋划,明确实现太康高质量发展的清晰路径。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

打造特色专业园区。以“五大园区”建设为重点,突出特色引领,突出聚集发展。以中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县、中国棉纺织名城、中国长丝织造基地为依托,逐步形成“研发一纺纱一织布一染整一面料一服装一市场”完整产业链,打造全国有影响的纺织服装产业园。以河南省智能锅炉制造创新中心、锅炉云致工厂为载体,搭建产学研平台,形成燃油、燃气、电热、生物质发电等锅炉品种,打造全国有影响的特色锅炉产业园。以河南省龙源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打造集造纸、印刷、包装、物流、热电、供热、建材于一体,具有绿色环保、资源再生利用特征,打造河南省产量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绿色包装生态产业园。以光大环保能源有限公司为支撑,容生活垃圾、餐厨垃圾、污泥处理、建筑垃圾、医疗废弃物、工业废弃物处理为一体,建设绿色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以三洋铁路为纽带,将信息、釆购、运输、仓储、金融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建设纺织服装仓储物流产业园。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形成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三链同构”的发展格局,做大做强做实纺织服装、锅炉压力容器制造等主导产业。以补链、延链、强链为着力点,改造提升纺织服装产业,壮大“中国棉纺织名城”“中国女裤之都”品牌;培育壮大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产业集群,引入头部企业入驻,加快企业自主创新,加大锅炉企业整合力度,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形成“龙头带动、协作配套、集群发展”新格局。以商务中心区建设为载体,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之路,积极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探索“互联网+制造业”新模式,以重点产业转型突破引领带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实现高质量发展。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打造新兴经济新引擎,深入实施智能制造、绿色化改造、企业技术改造“三大改造”,力争十四五末,投资100亿元实施三大改造项目150个以上。强化创新驱动,提升质量和品牌。引导纺织服装、智能锅炉制造、生态造纸等主导产业提质增效,树立品牌意识,引导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创建3-5个纺织产品驰名商标,3-5个著名商标,创建10个以上河南名牌,3个以上中国名牌。坚持政府主导,创新质量提升体制机制,实行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立政府创新研发基金,鼓励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突破关键技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用足用活各项先行先试政策,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培育对外开放新优势

围绕纺织服装、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开展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重点区域招商。成立县重点项目服务中心、县招商服务中心,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鼓励全员参与、全员招商,围绕主导产业招商图谱,大招商、招大商。突出引进国际、国内有影响的企业在太康设立区域总部、分支机构或研发及生产基地。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暨“三个一批”工作,推动一批签约项目尽快落地、一批开工项目加快建设、一批在建项目早日投产。强化签约项目督导服务,提高合同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开工率,明确县级领导分工负责,抓好跟踪服务。

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构建新型“亲”“清”政商关系。落实全市《营商环境提升年实施方案》,把营造高品质营商环境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统筹推进政治环境、政务服务环境、公平法治环境等十大环境建设,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太康高质量跨越发展的鲜明标识。完善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构建新型投资项目审批制度。采取大员上阵、关键领导分包项目。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强化企业发展要素保障,加强政府、部门、企业、协会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周口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