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助推工业提速升级
来源: 郸城县政府 时间: 2015-10-22 09:36:22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作为一个地上无资源、地下无矿藏的传统农业大县,郸城县近年来发展势头强劲: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食品工业强县、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全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全省教育工作先进县等荣誉数不胜数。

是什么孕育了郸城的发展?“科技创新是驱动产业变革的力量源泉。我们必须超前谋划,求真务实,立足自身优势,依靠科技创新,把产业集聚转化为规模效益,突破地方经济发展瓶颈。”郸城县委书记刘广明说。

依靠科技创新迈向产业集聚发展。“发挥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规划、引导、壮大医药和食品两大主导产业以及制衣制伞辅助产业,从而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集聚区与城区逐渐融合、联动发展。”对于产业集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郸城县县长罗文阁有着清晰的定位。

郸城县总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目前已建成10平方公里,拥有标准化厂房92万平方米,中小型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两处等设施。产业集聚区内的企业先后获得国家和省级科技进步奖16项,申请专利158件。并且拥有1个院士工作站、两个博士后工作站、9个国家和省级技术研发中心,产业集聚发展的科技支撑作用愈加凸显。

发展现代农业土产品做成“洋产业”。“原来单纯的麦茬豆、豆茬麦,一年下来种地赚不了几个钱。现在发展特色农业,我们的日子有盼头了。”在郸城县农业高效示范园内,种植大户刘喜梅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坚持科教兴县依靠人才驱动创新。郸城县在人员编制、工作场所和经费保障做到“三到位”,健全五项机制,实施九大人才工程,激发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创业创新效应。

此外,郸城县依托企业科研机构为平台,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等著名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产学研联合体,引进高层次人才30余名,聘请各大专院校高级顾问48人,常年在站博士后科研人员达到10人以上,高级工程师16人。

同时,郸城县产业集聚区每年用于技术开发的经费占到总投资的6%以上,建成了科技研发大楼、郸城县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拥有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两家,省高新技术企业5家。先后建成了两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1个院士科研工作站。

今年上半年,郸城县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位居周口市前列,科教兴县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记者 巴富强 通讯员 刘杰 胡恩来)


责任编辑:周口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