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消费维权利剑 打造和谐消费环境

来源:周口日报 时间:2021-09-24 05:17:59


随着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市各级消协组织坚持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中心,找准新定位、掌握新职责,不断提高我市消费维权工作的公信力、影响力和凝聚力。

2020年,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市消协紧紧围绕消费者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关注民生,依法维权,全面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的公益性职能,擦亮消费维权利剑,全力为我市营造和谐的消费环境。

认真履行自身职能 保护消费者权益

全市各级消协组织坚持全心全意为消费者服务的宗旨,始终把解决消费者和经营者纠纷放在首位。2020年,全市各级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6926起,处理6790起,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926万元。市消协连续六届被中消协评为“全国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先进单位”。

荣誉的背后是辛勤的付出。市消协高度重视各类投诉,不敢有一丝怠慢,尤其是群体投诉,处理不妥就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2020年,市消协受理10人以上的群体投诉460件,其中不乏典型案例。例如,去年1月份,267名业主代表联名投诉某房地产公司没有经过验收强制交房。市消协接到投诉后,因为涉及业主1000多户,情况比较严重,立即向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汇报,局领导要求市消协对涉及民生问题的案件做好全面处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接到领导批示后,市消协立即组织工作人员进行深入细致调查,向涉及案件的所有职能部门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经调查,该小区房子确实没有经过验收。在事实确凿的情况下,市消协责令该房地产公司停止交房,避免了一场集体上访事件发生,为小区业主每月挽回物业费18.5万元。

加大防骗宣传力度 净化全市消费环境

针对网络购物、电信诈骗和农资、化妆品、美容等一些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现象,市消协利用网络平台发布涉及农资、食品、手机、美容、旅游和电信诈骗、网络购物等消费警示60多条,并在周口电视台民生栏目举办四期防骗专栏,产生了良好社会效果。

为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市消协创新性开展比较试验,于2020年5月,对市场销售的42个品牌的纯净水、饮料、火腿肠进行了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在《周口日报》进行公示;围绕“凝聚你我力量,倡导诚信经营”消费维权年主题活动,对汽车、电业、通信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49个单位的服务质量、消费环境进行了调查评议,共向社会各界发放调查问卷4000份,收回3675份,并将调查结果在新闻媒体上进行公告;在“3·15”期间,通过新闻媒体曝光了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十大案件”,公开征集点评“不平等格式条款”。

维权服务向下延伸 不断提升履职效能

市消协联合河南沐天律师事务所,把消费维权服务不断向社区、乡村延伸,先后前往市区中原社区、万基花园、泛华新城小区和沈丘县白集镇顾营村、郸城县汲冢镇刘庄村开展“凝聚你我力量,倡导诚信经营”进基层,送法律、送知识、送服务活动。根据当前存在的老年人消费陷阱,现场进行案例分析讲解,提高老年人消费常识和假冒伪劣产品的辨别能力,规避消费风险,增强自我维权意识。同时,活动现场还受理消费投诉7件,提供咨询服务167人次,发放《老年人消费教育手册》等宣传材料1500余份,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消费维权网络,加快推进“一会两站”(即消费者协会分会,消费者投诉站和12315联络站)工程建设,2020年,市消协把“一会两站”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采取试点先行方式,稳步推进,并制定了“七个一”(即一个统一的牌匾、一个固定的办公场所、一个稳定的受理咨询和调解消费纠纷人员、一部办公电话、一套规范的工作制度、一套统一的受理消费咨询和投诉文书、一个固定的宣传栏)标准。去年以来,市消协在各大商场、批发市场、火车站、汽车站等人流密集区域加速了“两站”建设,不断拓宽消费者维权渠道,全面提升维权效能。

消协组织是消费者利益的代言人,能够从消费者的立场反映消费者的意见,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是党和政府联系消费者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全市各级消协组织积极的作为,赢得了良好口碑,好评如潮,收到消费者赠送的锦旗、牌匾160多面,感谢信200多封,被誉为消费者的“保护者”、经营者的“好参谋”、党和政府的“好助手”,为促进周口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记者 刘昂


责任编辑:周口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