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 为税收事业而沸腾―――追记项城市国税局城区分局副局长周思峰
来源: 项城公众网|http://www.xiangcheng.gov.cn 时间: 2009-06-24 08:38:59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通讯员 田 园  马艳丽)“思锋,你慢走!”“思锋,一路走好”。在国税系统提出组织收入“决战二季度”的特殊战斗中,一位忠诚的国税干部倒在了工作岗位上。他就是项城市国税局城区分局副局长周思锋。
  2009年5月23日上午,为向周思锋最后一次告别,周口市、项城市、商水县国税局的干部职工,与周思锋曾经一起工作过的同事、纳税人代表,周思锋家乡的村民、亲属以及生前好友都纷纷赶来为他送行,人们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哀思、告慰忠魂。
  5月21日晚19时,周思锋的遗体从郑州运回项城老家。豫东平原,沙颍河畔,周思锋的家乡项城市周庄村沉浸在悲痛之中。400多名村民自发地聚集在村头,他们久久地等候着“好儿子”魂归故里。
  在国税系统提出的“决战二季度”的特殊战斗中,周思锋坚持带病工作在第一线,加班加点,连续奋战,两次放弃治病的关键时机,终因脑溢血,带着更多的痛楚,离开了与他并肩克难的同志们;带着更多的不舍之情,永别了他最钟爱的税收事业;带着更多的遗憾,离别了他眷恋的家乡、亲属和广大纳税人,年仅44岁。
  周思锋病逝以来,大家缅怀他的业绩,想念他的为人,人们深深地为他长期默默无闻、献身税收的精神所感动;为他文明执法、服务企业的成就所敬佩;更为他长年倾洒爱心、扶贫济困的壮举所敬仰。
  决战二季度,周思锋带病工作,连续奋战,他无私地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为落实省委、省政府、省国税局“决战二季度,实现时间与任务双过半”的重大决策部署。面对金融危机给税收带来的严峻形势,周思锋深知肩上的担子更重、困难更多、压力更大。因此,他付出了比以往更大的精力,双休日不休息,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战斗中。白天,他带领同志们进行纳税辅导,纳税评估,普查税源;晚上,他加班加点,整合信息,分类排队,筛选税收疑点。
  2009年4月13日,周思锋带领农村组的同志到李庄村巡查税源,他和大家一口气巡查到下午一点多,周思锋给大家鼓了鼓劲说:“剩余的几户看完了再休息吧”。话刚落音,他突然后脑勺剧烈疼痛,顿时,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头上滚下来。他强忍着不出声,急忙买来一瓶矿泉水,吞下随身携带的药片,停了一会儿感觉好些。接着,他带领大家干到下午两点多才下班。据同事们回忆说:周思锋带病工作是经常的事,每当病情严重时,他就让医生在自己办公室输点水后继续工作,从不住院治疗。周思锋一心想的是工作,全力做的还是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疾劳成疾,病情不断加重。
  2009年5月2日,由于连续数天不停地工作,周思锋血压居高不下,吃完早饭刚要上班时,他感到头痛目眩。妻子看他脸色不对,精神异常,劝他说:“思峰,到医院检查一下吧,身体要紧哪!”但周思锋却若无其事地说:“我这点毛病平常都这样,没啥事儿。”说罢,他提起精神与大家一起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2009年5月7日,这一天对周思锋的生命来说极为重要。由于长时期过度疲劳,周思锋的病情逐步加重。上午10点左右,周思锋和大家一边进行税收分析,一边不停地拍着疼痛的后脑勺,同志们忍不住对他病情的担忧,几经劝说,他才勉强同意到医院看病。经过初步诊断,医生断定他“脑血管有问题,情况不好”,随即为他开了CT检查单,建议他住院观察治疗。周思锋却果断地说:“不行!这几天正是例征的关键时期,我的病不碍事,过几天再说吧”。于是,他拒绝了医生的劝说,毅然回到了工作岗位,一直工作到5月8日。谁能料到,这一天,死神已经向周思锋逼近。
  2009年5月9日,又是一个星期六。周思锋仍和往常一样赶早上班,刚走出大门不远,他全身无力,头痛难忍,站立不住,见此情景,妻子在邻居的帮助下,赶忙将周思锋抬进了医院。在项城市人民医院的第三天,周思锋还试想着出院工作,力争完成收入任务,见到主治医师就问:“我啥时间能出院?”当领导和同志们看望他时,他谈及更多的话题还是工作。由于周思锋的大脑动脉破裂,导致溢血过多,转至郑州做了手术,但一直医治无效。
  在周思锋和分局班子的带领下,经过近两个月的连续奋战,累计排查税源1700多户,新增税源和恢复征税225户,筛选出有疑点的131户,评估入库税款21万元,累计征收812万元,同比增长51.8%。截至5月份,累计完成2200万元,提前43天完成了上半年的收入任务,受到了项城市委、市政府和周口市国税局的充分肯定。
  周思锋走了。周思锋的家人至今尚未告诉85岁的老母亲儿子已经病故的消息。妻子张兰英每天都要在周思锋的画像前念叨:“老天爷,周家已经单传了六代,你咋能让思锋走呢。”周思锋家乡的父老乡亲,他资助过的村庄学校、大学生、孤儿等,大家每聚在一起谈论的第一个话题就是“好人周思锋”,村民们由衷的一句话就是“思锋这孩子不该死”。纳税人张国防得知周思锋的去世,悲痛地饱含热泪说:“思峰对得起国家,也对得起纳税人,这样好的人真不该死啊!”周思锋的离去,周口国税人的感伤至今挥之不去。
  文明执法,周思锋心系企业,深化服务,他把促经济发展、保税收增长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
  周思锋从1983年起,一直在商水县基层税务工作,2007年调入项城后,他主动要求分管农村的税收工作。20多年来,他扎根基层,不计名利,默默奉献,始终把执法与服务融合在一起,他用勤奋和热血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动听的乐章,演绎了一件又一件用心服务、创建和谐的动人故事。
  2008年9月,周思锋积极帮助引进来的一户农机配件制造业在项城市花园办事处经营。周思锋热心帮助法人代表张国防进行市场分析与论证,筹划建设厂房及生产经营的愿景,尽力解决他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当周思锋看到该厂地距大路有200多米泥土路,张国防正为此事犯愁时,他就及时找来4辆车,从几个窑厂里拉一些碎砖头来垫好这一段大路,解决了该厂出行难的问题。同时,周思锋还提供一些购买建材的商业信息,为该企业节约了一大笔资金。很快,张国防的厂房就建成投产。
  2008年11月份,为发展家乡经济,周思锋利用过去在商水县工作时得到的商业信息,积极和村民一起规划推广位集乡的村办企业模式,并带着村长到当地参观考察,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响应。老村长周新华介绍说:“目前,推广位集乡村办企业的模式正在落实之中,我们一定要实现周思锋的遗愿。”
    练集镇有比较著名的翻砂村、麻袋翻新村、小鸭村,是辐射面积较广的乡镇贸易集散地。由于三个专业村生产经营者大都是庭院作坊,经营零散,不能与大中型企业正常来往,严重影响着经济效益,加之纳税意识普遍淡薄,多年来,其税收一直很难收缴。练集镇的翻砂村有60多户经营者,起初,每年只能靠几户代开发票收缴税款。对此,周思锋一方面深入调查,科学分析,向纳税人宣讲税法,提升其税收法制意识;一方面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起松散型的股份制企业,并积极牵线搭桥,帮助他们联系南京等外地一般纳税人企业,拓展商业市场,解决他们生产经营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有力地促进了经济与税收同步大幅增长,得到了纳税人的积极响应与配合,使翻砂村的经济效益增长数十倍,实现税款入库每年由不足5000元增至10万多元。结合其他两个专业村生产经营的不同特点,周思锋与大家采取不同的服务方式与方法,使麻袋翻新村由4户纳税人增加到32户,入库税款由以往每年3000元增加到15万多元,小鸭村税收由原来一年不足1万元增加到12万多元。
  周思锋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分析、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经验与做法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2003年,周思锋被评为“周口市国税系统优秀税源管理先进个人”、“周口市国税系统先进工作者”等,他所带领的税务所也分别荣获“周口市国税系统先进单位”,“深化税收分析、强化税收管理先进单位”等。同年,周口市国税系统在他负责的袁老中心税务所召开了思想政治工作现场会,全面总结了周思锋科学的税收征管经验、队伍建设经验、基层五小建设经验。
  扶贫济困,周思锋慷慨解囊,亲情无限,他的热血甘为他人和家乡流淌
  周思锋把无私奉献、彰显人生价值作为生活中最快乐的事情。他常对周围的人说:“做好了平凡事,本身就是不平凡。”2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集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的理念,把别人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来办,把弱者当成自己的亲人来关爱,做出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事迹。
  关爱家乡,周思锋用心入微。为提高家乡的小麦产量,2008年9月,周思锋托人在项城市花园办事处潘营村农作物专家丛学超试验田处买来了2000斤小麦新品种,每斤4元,自己掏出8000元买下,但他向10多户村民推荐播种时,却按2元一斤收取,少要了4000元。今年,这些农民的小麦取得了好收成,非常高兴。但让村民没想到的是,2009年6月11日上午,在项城市国税局组织召开的周思锋事迹座谈会上,经过潘营村农作物专家丛学超的讲述后,在座的村民才知道“小麦新品种的实际价格”,大家都深深地为周思锋亲民爱民的高尚情操而感动。
  惜老怜贫,周思锋亲情无限。周思锋在袁老中心税务所工作期间,有一五保户赵大伯和苏大娘住在税务所附近,他们都年逾八十,无儿、无女、无亲戚,生活拮据,苏大娘多病在身,周思锋便把两位老人当成自己的父母来孝敬,一直帮助和伺候长达8年之久。即使周思锋调到别的地方工作,周思锋也保持着与老人的联系。久而久之,苏大娘亲切地称周思锋为“我儿”,以表达对周思锋的敬爱之意。据苏大娘回忆说:“这几年,不知道我儿给我端了多少饭,买了多少菜,送了多少馍,我和老伴有了病都是我儿背着俺俩上医院。有两回我犯心脏病,都是我儿半夜里背着上医院抢救,不然的话我早就死了。”
  见义勇为,彰显周思锋的特质。1988年,周思锋在返回税务所的路上,遇到了一件突发事件:当地农民刘启明的儿子刘涛由于玩耍掉入冷却的沥青池中,顿时,柏油沾满了全身。刘涛妈端来半盆汽油为儿子精心擦洗,到了傍晚突然停电,母亲只好点燃蜡烛继续清洗。由于蜡烛距离油盆较近,突然“轰”的一声,油盆着火,祸及小孩,顿时,刘涛成了一个火人。遇此情景,周思锋飞快地将就近农家院的被子挟来,迅速裹紧刘涛,及时切断火源,保住了刘涛的性命。周思锋不顾自己被引火烧了多处的伤痛,及时找了一辆机动车,他亲自驾驶,径直地飞向驻马店159烧伤医院,并拿出800元钱为刘涛治疗。当刘涛的伤情稳定后他才离开。周思锋见义勇为的故事至今在商水县平店乡一带广为流传。
  创建和谐,周思锋把职工当兄弟。1998年9月,本单位职工王守敬骑摩托车不慎把腿摔断,周思锋得知后及时帮助他联系医院,随手拿出1000元帮助治疗,并三次到医院看望。当职工家里种地有困难时,周思锋自己出钱买一些化肥、种子,尽力帮助大家克服困难。周思锋对同志的万般亲情使大家的心紧紧地凝聚在一起,转化为强大的力量,不断结出丰硕果实。
  关心公益事业、助人为乐是周思锋倾心的一个重要方面。1999年,家乡建学校时,他最先捐资1万元;2007年,为修建家乡道路,他捐资5000元;为全村架设路灯,他负担了5000多元全部费用;村里两名孤儿无钱上学,他一直负担着他们的上学费用;村里周留刚考上了大学无钱上学,他一直供应到大学毕业;2003年的非典及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他动员全家累计捐资6000多元。2008年,他多次主动地为70多岁的哮喘病人张开贵义务到外地看病、买药,根治了他长年未愈之病。据村党支部书记郑振林说:“周思锋是周庄村民的好孩子,我们村里谁有了要紧事都会看到他的身影。就在周思锋临走的前一个月,他还和我们一起筹划将村头的柏油路与外村接上的事儿,但现在已经成了他的终身遗憾”。
  周思锋生活朴素,勤俭节约。他对别人无比大方,但对自己却是非常吝啬,他一生没有穿过一件名牌服装。在单位,他坚持从节约一滴水的小事做起,养成了良好的节约习惯。据同事们回忆说:日常,办公室配备的饮用矿泉水他很少用,总习惯去外面接自来水烧开喝。在长期的工作中,周思锋坚持并教育周围的同志廉洁从税,坚决克服不正之风,他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维护了国税干部的良好形象。周思锋平易近人,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同他接触过的人都会异口同声地称他是个“热心肠”。每当遇到荣誉时他总是让给别人,据他的同事牛威信回忆说:“有一次,市局给我们一个市级先进个人指标,没想到周所长却把这么高的荣誉让给了我”。周思锋的模范行为建立与发展了和谐的税企关系,保持与完善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了和谐的家庭及邻里关系,深受社会及大家的爱戴。
  周思锋短暂的一生,是为税收事业竭力奉献的一生,20多年来,他带领大家培植了众多的税源,累计组织税收9000多万元,连年超额完成收入任务;周思锋短暂的一生,是惜老怜贫、倾付爱心的一生,这些从人们的口碑中得到了印证;周思锋短暂的一生是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勇夺辉煌的一生,这些从党和国家给予他的各级、各类荣誉中得到了诠释。

                       评 论     爱岗敬业  无私奉献

      项城市国家税务局城区税务分局副分局长周思峰同志,为落实省委、省政府、省国税局“决战二季度,实现时间与任务双过半”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带病工作在第一线,加班加点,连续奋战,终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不幸去世,年仅44岁。
      自参加税收工作以来,周思峰同志26年如一日,坚持扎根基层,聚财为国,执法为民,诠释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丰富内涵,彰显了一名国税干部扶危济困、服务社会的崇高境界。
    周思峰同志把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工作中开拓创新,连年超额完成税收任务。白天,他带领同志们进行纳税辅导,纳税评估,普查税源;晚上,他加班加点,整合信息资源,筛选税收疑点。连续奋战两个月,带领两个税源组累计征收812万元,同比增长51.8%。
      周思峰同志淡泊名利、团结友善.把同事当兄弟,尽力帮助大家克服困难。他服务大局,把应收尽收与促进经济发展当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积极帮助纳税人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与问题,为当地经济发展“架信息桥”、“铺致富路”,受到广大纳税人的高度赞扬。
  周思峰同志心系群众、扶危济困。他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帮助家乡建学校、修道路、架路灯、资助孤儿上学、抢救火烧儿童等, 累计捐款3万多元。他悉心照顾五保户老人长达8年之久,受到社会广泛赞誉。
      周思峰同志是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讲、树、促”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范和道德楷模。我们要以周思峰同志为榜样,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扎实工作,埋头苦干,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项城公众网新闻中心编辑 张纪友)

责任编辑:(项城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