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高考成绩揭晓,我市的文理状元也先后出炉。项城一高考生王敬一以634分优异成绩考取了周口市文科第一,她报考的是提前批是香港中文大学,本科一批是北京大学。今年18岁的王敬一在父母眼里是乖乖女,她的父亲王常志和母亲余雪琴都在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说起对女儿的教育,他们言谈中透露出自豪感。[王敬一的母亲或父亲同期声:敬一从小就十分听话,想着大人不会老跟着她,我从小就注重培养她的独立自主能力。]
谈起这次高考,王敬一特别有兴致。去年高考她考了614分,结果仅1分之差没考上中国政法大学生。今年高考后,王敬一共估计了两次分数,第一次保守估计了620分。第二次结合班主任陈立新对自己平时成绩的分析,又估计到634分,结果估分和高考成绩一分不差。估分后,王敬一觉得考得还不错,就在提前批志愿填上香港中文大学,在本科一批志愿填报时,她又报考了北京大学经济系。
谈起学习方法时,王敬一笑着告诉记者。在高一阶段,她进入不了班级前二十名,阶段前百名里也没有她的名字。特别是数学、物理成绩一直不太好,进入二年级分科后,王敬一文科方面的优势逐渐凸现出来。成绩提高的原因,归功于学习计划的制订。[王敬一同期声:做任何事情先在大脑里设定好一个模式放在那里,然后再按预定的程序去做,比较得心应手,也不容易走神,做好后就有一种成就感。比如:我每天从家到学校需要5分钟,在这5分钟时间里,我就会计划好早读读什么课程,列好顺序,然后到校后学习起来更轻松。]
中学生写日记大多只是记载自己一天的心情,而王敬一在复读的一年时间,不但靠列计划的学习方法,她还天天坚持写日记梳理每天知识重点和难点,也是她这次高考取得好成绩的法宝。[王敬一同期声:以前写日记老是坚持不下去,林老师上课时要求我们写日记,我就把每天真正学习到的知识重点梳理一下,总结一下,觉得对学习真正有帮助。]每天吃过晚饭后5:40分左右,王敬一进班,就开始写日记。通过写日记对她的弱课成绩提高很快。[王敬一同期声:以前我的弱科是数学,通过每天写日记梳理知识,数学课的逻辑能力提高很快,数学成绩在这次高考中也随之提高了。]同时,在写日记过程中,王敬一也记录当天的心情,这样也调整了自己的心理状态,学习起来更轻松。[王敬一同期声:这次数学高考考得127分,也多亏了平时写日记的结果。高考数学考试结束后,我看到许多女生感觉数学题难,没做好偷偷的哭泣。其实我也有一题没做完,回家后翻来以前心情好的时候写的日记,及时调整了心理状态,使得第二天的其它科目考试时能够正常发挥。]
在复读一年时间内,与其他复读生不同,王敬一学习起来特别轻松,似乎在享受着学习的乐趣。同时,王敬一还十分注重劳逸结合,每天坚持跑步锻炼身体,一年四季从未间断。[王敬一的班主任陈立新同期声] 赵新伟 朱耀廷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