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城市袁氏旧居维修保护及基础设施建设拉开帷幕
来源: 项城公众网|http://www.xiangcheng.gov.cn 时间: 2008-09-09 10:48:45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本网讯 通讯员韩伟 高枫云报道) 9月5日上午,袁氏旧居院内鞭炮齐鸣,随着一场简朴的动工仪式的举行,袁氏旧居恢复建设一期工程项目正式破土动工,拉开了袁氏旧居维修保护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帷幕。此工程是根据省文物古建研究所制定了《项城市袁氏旧居文物维修设计方案》,恢复建设东组院落后节院腰楼、东西厢房,总建筑面积310平方米。项城市政协主席刘子旭、副市长何明照、文化局局长田桦、财政局局长邓同领、王明口镇党委书记韩长春等参加了奠基仪式。


 
      近几年来,党中央、河南省委和我市市委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为了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叫响品牌,立足长远,打造精品,科学规划,推动项城文化产业发展,2006年底,市政府成立了“袁氏旧居维修及基础设施领导组”,准备利用三至五年时间,把袁氏旧居建设成“中国近代史研究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古寨堡研究基地”和“豫东民俗文化研究基地”。袁氏旧居基础设施建设的启动,标志着项城市袁氏旧居――袁氏行宫――南顿故城这 “三点一线”精品文物旅游线的形成,对拉长文化旅游链条,带动交通、餐饮、宾馆、商业、娱乐等行业的全面发展,由文物观光游向生态休闲游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袁氏旧居,位于项城市东南12公里王明口镇袁寨(自然村),是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的出生地,是我市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858年项城邻县捻军四起,为避捻军,袁氏家族奠基人袁甲三(钦差大臣漕运总督)以巨资购买明未世官石氏庄园,后本村因建寨御敌出名,改为袁寨。此工程历时四年,整个庄园建筑面积占地270亩,有兵营、学校、花园、住宅。居住面积50余亩,楼瓦房500余间、66座。设计布局,由外向内深掘三道寨河,第二道寨河内,砖砌方形寨墙,四角各耸一座两层炮楼,寨墙四周各墙垛分置一门土炮。墙高7米,南北长1800米;外寨河内,设东西寨门,门外木制吊桥高悬;内寨河环绕住宅防卫森严;是中国清末一座建造典型的“防御寨堡”。

责任编辑:(项城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