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早上,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内,医护人员神色疲惫,瘫坐在椅子上休息。他们刚刚结束了一整夜的战斗,从死神手中救回了羊水栓塞产妇万女士的生命。
今年36岁的万女士于1月1日到市第六人民医院待产。当日19时30分,她进入医院待产室,准备生育二胎宝宝。
“她起初精神状态很好,各项指标也很正常。但到了20时,她突然面色苍白、呼吸困难、意识逐渐消失。值班医生立即判断可能是羊水栓塞,向我们进行了汇报。”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邵晓蓓介绍,羊水栓塞是指羊水有形成分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系统,从而引起过敏性休克、呼吸衰竭甚至猝死等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它的发病率在十万分之七左右,但死亡率达80%以上,是非常凶险的“产科杀手”。
情况紧急,医院妇产科团队立即为万女士进行气管插管,采取抗过敏措施,并要求手术室、麻醉科等相关科室做手术准备。时间仅过去5分钟,万女士就被送入手术室。
妇产科手术团队在为万女士进行抢救。
产妇发生羊水栓塞后,胎儿会出现窒息,也会影响对产妇的抢救。因此团队首先将胎儿取出,并对其进行气管插管。随后,团队又切除了万女士的子宫,防止羊水有形成分再次进入她的血液循环,此时距离万女士进入手术室刚过去25分钟。
“切除子宫不意味着万女士就脱离了危险。羊水栓塞会导致产妇凝血功能障碍,需要在为其进行抢救的同时大量输血,而这对血液库存带来了重大考验。” 邵晓蓓介绍,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内,妇产科团队一边为万女士进行抢救,一边为万女士输血。医院领导、市中心血站工作人员也都忙碌起来,协调血液供应。医院储备血,市中心血站的储备血,驻马店市、漯河市血站的储备血……一包包血液源源不断地送进万女士所在的手术室,延续着她的生命。
部分用光的血袋。
1月2日早上6时,万女士的生理指标有所好转,抢救成功完成。经历了10小时的大战,邵晓蓓坐在地上,靠墙休息,在她身边的是81包用光的血袋,这些血液有1.5万余毫升。加上其他输入体内的液体,万女士总计得到2万余毫升的液体补充,相当于自身体内的血液换了5遍。
目前,万女士在ICU继续接受治疗,她的生理指标已恢复稳定,意识也已经逐渐清醒。“特别感谢你们,是你们的努力救回了我的爱人。”万女士的丈夫王先生说。
“能够挽救生命,付出的苦和累都是值得的。”邵晓蓓表示,万女士的成功抢救,离不开妇产科平日完善的应急演练工作,也离不开医院各科室、市中心血站的大力支持。她提醒,高龄产妇、早产、过期产及经产妇,尤其是胎膜早破、子宫体或子宫颈发育不良的,一定要积极密切配合医生进行产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产妇在生产中如有不适,要及时向医生表达,以便医生及时做出治疗及抢救方案,赢得救治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