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这次量的血压有点高,平时吃的药再增加一片。平时也得多喝热水,在屋里虽然不运动不出汗,但是肌体也在消耗,每天要保证足量的饮水。”近日,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城郊卫生院家庭全科医生侯旭瑞,一边为村民刘广义测量血压,一边耐心叮嘱注意事项。
近日,气温骤降,因惦记着谷阳办事处小刘庄村年逾八旬的刘广义夫妇,侯旭瑞和同事们一早就赶到老人家中进行随访,为两位老人测量血压、血糖,对他们的生活和用药进行指导。由于刘广义患脑卒中后遗症,行动不便,他们还特意带来了B超设备,为两位老人做更细致全面的检查。
近年来,为破解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不足难题,进一步提高基层卫生服务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鹿邑县深入开展“乡聘村用”,扎实推进村级卫生服务体系“网底”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满足群众就近就医和健康服务需求,做好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我们年纪大了走路不方便,你们隔段时间就过来瞧瞧,孩子们也能放心出去工作了,都满意得很,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村民付桂兰拉着侯旭瑞的手不住地感谢道。
今年30岁的侯旭瑞大学毕业后被聘用到鸣鹿办事处王菜园村执业,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医”。2023年,他正式成为家庭医生团队中的一名全科医生,和同事们一起扛着药箱走村串户。
鹿邑县卫健委主任刘宏涛说,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是保障群众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一环。
据了解,近三年来,鹿邑县通过省招共聘用“大学生乡村医生”33人,如今编制、待遇已全部落实到位。2024年,鹿邑首次开展“乡聘村用”工作,共50名乡村医生顺利通过招聘考试,平均年龄在45岁以下,现已全部充实到基层医疗机构,为村民提供问诊拿药、入户随访、基本公共卫生等服务,打破“基层卫生人才老龄化”的局面。
为解决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鹿邑县在薪资保障等方面提供多重保障措施。通过“乡聘村用”把乡村医生身份由个体转变为乡镇卫生院聘用人员,实行“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制度,统一购买企业养老保险,激发乡村医生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以村卫生室或乡村医生为单位统一投保医疗责任保险,以保障乡村医生的正常执业活动,强化乡村医生风险防范能力。
“目前,全县445个公有产权村卫生室均配备1名以上合格乡村医生,业务用房面积和诊疗设备均达到‘六室分离’标准,基本药物由乡镇卫生院统一采购、配送,切实让群众就近就便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刘宏涛表示,村卫生室由乡镇卫生院实行“五统一”管理,保障群众“小病不出村,大病不耽搁”,让群众就近获得更优质、更便捷、更满意的医疗服务。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胜昔 通讯员 张一婕 李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