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丘县人民医院成功为89岁骨折老人实施“临时起搏器植入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来源: 医药卫生网-医药卫生报 时间: 2024-12-09 16:39:34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日前,沈丘县人民医院打破高龄手术“禁区”,成功为一位89岁高龄老奶奶实施左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确保这位高龄骨折老人摆脱疼痛,重新站立起来。

患者89岁,在家摔倒后导致左髋部剧烈疼痛,无法站立、行走,就诊于其他医院后,X光显示:左股骨颈骨折。医院给予患者输液对症治疗,后因疼痛无好转,遂转入沈丘县人民医院。

该院骨科一病区医师郭玉祥接诊后,按照检查结果互认要求,结合患者X光片,诊断患者系“左股骨颈骨折”。为其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目前较好的治疗方法,但鉴于患者基础病较多,且心电图检查提示伴有严重心动过缓、心房纤颤、心律搏动在32-43次/分等因素,另加上高龄等因素,手术治疗对患者本身、手术医生及护理人员都是一项严峻的考验,可以说风险极大。

郭玉祥逐级上报,医务科迅速组织心内科、麻醉科等科室进行多学科会诊,针对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及手术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建议给予患者先行临时起搏器植入,稳定患者心率再进行手术治疗。

经过术前的周密准备和技术保障,并取得患者家属同意后,该院心内科医师张小涛、付倩倩于介入手术室为患者进行临时起搏器植入。植入顺利,患者心率始终维持在60次/分,生命体征平稳。随后,患者被送入手术室,骨科一病区主任李军伟为患者行“左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中一切顺利。术后,患者安返病房,疼痛明显减轻,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据李军伟介绍,老人最害怕的不是三高,不是心脏病,而是跌倒。对于老人来说,跌倒就是和死神交手。老年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之一,保守治疗的长期卧床易引发肺炎、褥疮、血栓和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导致死亡。《生命时报》数据显示,老年髋部骨折后一年内死亡率达20%到50%,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为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历来被认为是挑战医学“禁区”之举。近年来,这一医学“禁区”却被沈丘县人民医院屡屡被突破。此次手术,该院内、外科共同协作,为老年骨折患者实施了精准且个性化的手术方案,体现了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在以后的诊疗活动中,医院将不断地积累经验,提升应对各类复杂病症的能力,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的医疗服务。



责任编辑:周口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