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阳区伏羲文化公园概况
淮阳区伏羲文化公园位于淮阳区龙湖西岸,东望古城,西临龙都大道中路,北依国家AAAAA级景区太昊伏羲陵文化旅游区。景区内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苏辙读书台遗址、狄青梳洗台遗址。景区总面积43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12万平方米,种植合欢、流苏、国槐、银杏、香樟、大叶女贞、广玉兰、五角枫、七叶树、樱花、榉树等花草树木35000余棵,为修复龙湖生态环境,提高淮阳城市建设品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建设理念:
伏羲文化公园景区秉承生态、绿色、海绵的设计理念,以海绵绿地代替灰色管网就地消纳雨水、净化湖水;乡土树木与自然草地结合,激活自然的同时降低管护成本;叠土为山、坎水为池,巧用土方,营造立体游憩体验,并将伏羲文化、柳湖文化、历史名人、苏花园历史融入其中,古韵新生。
内容分布:
一座游客服务中心,设置有服务台、茶水间等,为游客提供游览咨询、休歇休闲服务。建有生态机动车停车场 3个,停车位 238个,自行车停车场 3个。
一路二场:1条沿湖健身路激发城市活力,2个南北入口广场增强庙会节日集散能力。
四丘五院:通过土方平衡,利用地形塑造4个立体宛丘乐园,岸线后退围合出5处水院,软化硬质驳岸,修复龙湖生态。
五轴二十七园:5条景观轴便捷联通城区与龙湖,27处园中园丰富文化主题和活动场地。
四座书屋驿站,两处民政服务和一处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卫生间,便民服务、阅读休闲,餐饮娱乐,文化展厅配套。
功能定位:
伏羲文化公园景区极大丰富了龙湖的滨水空间,带动城市形象的整体提升。还湖于民,为市民打造一个集生态科教、休闲观光、文化展示、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景区。古韵新生成为展示周口文化创新的窗口。
精细管理:
淮阳区城市管理局在执法大队抽调26人、园林大队抽调46人、环卫大队抽调13人,共计86人,组成管理专班,专职负责伏羲文化公园景区管理。日常管理采取网格化管理,制作11个网格化管理责任牌,确保区域全覆盖。春节和二月庙会期间日均保障游客10万余次。
制度完善:
制定完善了景区亮化管理制度、保洁管理制度、督导管理制度、公厕管理员管理制度、监控室等管理制度,同时制定了相应的奖惩制度,根据工作情况严格落实奖惩,调动了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