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园镇:着力破解四大难题 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来源: 扶沟融媒 时间: 2021-02-25 08:53:21 访问量:0

字体大小[ ] 打印

分享:

“这环境和城市里的小区有一比,住着就是舒心”。2月10日,在郑州经商的史某回到扶沟县韭园镇十里店村老家,想把劳累了大半辈子的父母接去大城市享福,没想到父母一口回绝。

过去,逃离脏乱差的乡村,跟儿子去大城市生活,曾是老两口的愿望。如今,通过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他家跟当地很多农户一样,房前屋后统一标准小菜园,室外旱厕改为室内水冲厕所,院外小型沉淀池处理污水,小街小巷清理一新,两人的愿望已悄然发生变化。

据悉,为啃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块“硬骨头”,韭园镇党委政府深入调研,认真分析,着力解决“认识不足、参与度低、资金短缺、长效管理难”四大难题,有力推进了乡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

深入宣传引导,着力解决认识不足的问题。把牢“思想总开关”是干好工作的前提,农村人居环境好坏事关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环境整治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擦亮乡村振兴底色的重要基础工作。对此,该镇通过开大会,考察学习,解放思想,对标先进找差距,提升全镇干群的思想认识,全面掀起人居环境整治热潮。召开大范围的动员会。向镇村干部阐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从中央、省、市、县的安排部署,到切实改善民生的需要,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站位。考察学习,解放思想。带领镇、村有关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奔赴兰考仪封镇代庄村、葡萄架镇杜寨村、坝头镇张庄村等地,实地考察农村人居环境亮点村镇,让我们的干部认识到差距,感受到美好。当时小王庄村支部书记王振中说“这几个村也没有比我们村富裕,但是环境整治是真好”,他们村能做到,我村就算基础差点,也要争取大改观,这成了大多数村支书的心声。树立典范,模范带头。全镇40个行政村,基础不一,各村环境差距很大。先期着力选取基础较好的二十里店、小王庄、湾赵、雁周等村重点打造,成效显现后,带领其余各村干部进行观摩,让他们看到变化,听到群众满意的声音。

凝聚干群合力,着力解决参与度低的问题。“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靠几名村组干部、保洁员,力量远远不足。该镇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作用,广大党员干部干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形成了人人动手美化家园的生动局面。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镇班子成员、包村干部扎根在村,与村支部一起,带领党员干部投入环境整治,先行一步,对通村公路、村内公共场所、荒宅荒片、坑塘沟渠等地垃圾进行全面清理。同时实行党员包片、代表包户制,发挥自身代表模范作用,带动群众美化庭院,整理房前屋后,形成“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广泛宣传号召,营造浓厚整治氛围。通过大喇叭广播、村民微信群、横幅标语等多层次、多角度的宣传,发动群众的力量,号召大家共同参与到打造美好家园的大潮中来,营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氛围和声势。定期评比交流,激发干部争先意识。每周五召开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奖评大会,将各村工作照片、督导发现问题照片以幻灯片形式播放,并逐一点评,让各村有直观对比和感受。对先进的村进行通报表彰,并授予流动红旗、发放奖励经费,对落后的村进行通报批评,统一计入年终考评。第一次韭园镇人居环境讲评大会会后,获得锦旗的杜坟村支部书记当场表示“坚决守住流动红旗,把流动红旗变成固定红旗”,其他村誓要把旗抢回去,引发争创先进的高潮。十一月以来已表彰先进村19个,发放奖励经费36000元。

拓宽筹资渠道,着力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鉴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长期性、反复性,需要资金的持续投入,县乡村财政资金有限,困扰着工作开展。该镇拓宽渠道、多措并举,着力破解资金短缺难题。帮扶单位助力,各驻村单位对所帮扶的村积极配合,现已协调资金15万余元、出动大型车辆机械200余辆次。促进集体增收,对各村“荒地、荒坑”等进行清理整顿,追缴拖欠租金,重新规范发包,增加集体收入。目前,村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有28个,占70%。发挥乡贤作用,发动乡贤及在外务工人员,有人出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初步统计乡贤捐赠260万元。在外务工的刘某说“我常年在外打工没在家,这次也为老家良好发展献份力”,随即在村内捐赠1000元钱。实行“三分钱工程”。参考兄弟县市的经验做法,实施三分钱工程,在自愿的基础上,每人每天捐赠3分钱,每人每年约10元,现已捐款17.13万元。既能为每村每年募集整治经费1-3万元,又能提高群众的主人翁意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发挥群众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的主体作用。

坚持统筹推进,着力解决长效管理难的问题。“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呈现“短期突击易,长期保持难”的特点,为避免“一阵风”,韭园镇从三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是健全长效机制。明确责任,网格管理。将各村按照区域、街道进行划分,由村干部、热心党员等进行承包,任命路长、片长。持续督导,定期评比。成立专项督导组,不间断对各村开展督导,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对连续三次落后的村,镇全体班子成员集中入村帮助提升,激励干劲。乡贤监督,久久为功。由村内退休教师、退休干部、老党员等德高望重、有服务意愿的乡贤,协调管理村内事务,发现卫生死角、保洁员不尽职等情况后,及时向村委提醒并督促立行立改。退休的老干部和老教师纷纷表示“发挥余热,继续为父老乡亲做点贡献”,全镇齐心协力,共同参与环境整治。

其次是深入倡导文明乡风。坚持环境治理与乡风文明有机结合,以优美环境促文明,以文明素养美环境。指导各村成立“乡村振兴协会”,统筹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倡导办事新风;开展“孝子孝媳、五好家庭”评选,弘扬尊老敬老精神;每年举办文艺汇演,弘扬腰鼓、唢呐、舞龙舞狮等乡土文化,敦化民风;创新推广“升学礼”活动,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举办升学礼、成人礼、老人节等活动,有力倡导了尊师重教、比学赶超的新风尚,营造比孝顺不比排场、比学习不比虚荣的良好氛围。二十里店、小王庄村成功创建全国文明村、韭园镇和湾赵村省级文明镇和省级文明村荣誉。

仓廪实而知礼节,群众富了,就会更注重人居环境,更注重文明。韭园镇以种植韭菜而得名,已有500多年的韭菜种植历史,按照我县“一园三区十小镇”的整体规划,韭园镇全力打造“韭菜小镇”。目前建成大型韭菜示范园区2个,占地800亩,陆地韭菜2000亩,鼓励群众在房前屋后小菜园种植韭菜。下一步以我县打造中原菜都为契机,努力把韭园镇打造成闻名遐迩的韭菜小镇。同时,持续抓好小杂果采摘、生态文化旅游等产业,让群众富起来。


责任编辑:扶沟县人民政府